当黎明还未到来之际,街头已闪现着逶迤的身影;哗——哗——哗,伴随着深沉而浑厚的扫地声,在城市的大小街道响起;晨曦伴随着走过四季,橘色的光影融化为挥舞的韵律,他们翕动的眼睛与旭日霞光一同升起。一个清洁美丽的城市,又一次奉献给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环卫工人被称“城市美容师”。多年来,市环卫局2000多名“城市美容师”们默默无闻、勤劳付出,无论寒冬酷暑,无论上班放假,总是在环卫战线默默奋战。他们辛勤挥洒着汗水,精心打造“品质新环卫”,使城市环境成为岳阳对外开放的一张靓丽名片和一个响亮品牌,为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提供了最优最美的环境保障。
在10月26日,湖南省第21届环卫工人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近环卫班组了解他们辛劳背后鲜为人知的工作生活片段。
公厕维修员 黄红华:守护公厕的“全科大夫”
“还好只是水箱里的橡胶皮坏了,处理起来不复杂。”日前,当记者赶到南岳坡慈氏塔附近的公厕时,47岁的黄红华正在处理公厕水箱漏水问题。他从维修包里拿出工具,爬上了梯子。别看一个公厕的面积不大,可属于黄红华工作范围的活可不少,只要走进公厕,无论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他都要负责维修,小到换灯泡、修水管,大到更换隔板、粉刷墙壁,这都是黄红华的工作。
黄红华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在环卫系统至今已有31个年头,先后从事过清扫、清运等工作,如今,他成为守护公厕的“全科大夫”。他敬业爱岗,不怕脏、累,只要接到公厕维修疏通的任务,哪怕是时间再晚、活再脏再累,他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抢修工作。
“公厕其实就是岳阳市容的一面镜子。我的工作就是围着它转,哪里有需要,我就出现在哪里。”黄红华说,作为一个大男人从事公厕维修工作,每天穿梭于各个公厕,不但成天与粪便打交道又脏又臭,而且天天要起早摸黑,最开始他也有抵触情绪,碰到熟人觉得不好意思,但他通过自我心态调整:哪样工作都要有人做,能做好才是本事。
质检员 龚利辉:雷厉风行的“女汉子”
今年47岁的龚利辉,现任金鹗路路段卫生质检员,她每天要来回穿梭在这十几条街巷中,天刚蒙蒙亮就要出门,回家时已经夜色茫茫。
1992年12月,龚利辉通过招工进入岳阳市环卫局,刚满23岁的她从事清扫保洁工作,她没有一般小姑娘的扭捏,也不认为推车拿扫帚难看,她觉得,清扫保洁工作虽然苦,但能够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万家清洁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刚开始,龚利辉在四化建路清扫班组工作,那条路段属于当时的城乡结合部,卫生状况不好,清理难度也大,每天清扫道路面积4000平方米,还要清运垃圾,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她每天凌晨4点半钟就来到岗位上,一天工作下来,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脚痛。天气炎热时,就坐在街台上擦擦汗,喘口气;冬天手冻僵了,哈上几口气暖一暖仍接着干,手上磨了一层又一层死茧,但她从来不喊苦喊累,面对困难不泄气、不动摇。
而如今,身为质检员的她也丝毫没有松懈,她做起事来总是雷厉风行,精细到位。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岗,巡查她所负责区域的卫生保洁工作,并且在巡查过程中,她总能发现许多细小问题。排水口、雨水窗下的垃圾堵住了,她就和同事们一起清理;石角边的泥沙多了,她就带着他们一起清掏;果皮筒的内胆和筒身脏了,她就拿着抹布亲自示范。只要她所管辖的道路,下雨晴天都是一个样。
生活中,龚利辉对队上的环卫工人也是极其的照顾。2015年10月,保洁员张兴发在工作时被摩托车撞伤,需要手术住院1个多月,龚利辉主动配合单位安全员,为他做好工伤保险的调查与申报工作,还积极协调路段保洁人员,为张兴发免除了后顾之忧。出院后,张兴发逢人就说:“龚利辉的工作,我一定要支持,她是个好队长!”
清洗城区街道 图片来源:岳阳日报
洒水车驾驶员 冯亮:不喊苦不喊累 十六年如一日
42岁的洒水车驾驶员冯亮,从2000年招工进入市环卫局,在城南所从事街道清洗工种已经是第16个年头了。
他主要负责清洗城南所城区责任范围内的街道,每天从晚上12点一直工作到早上7点,每段路都要有四个来回。这份昼夜颠倒的工作,非常辛苦,但他却毫无怨言,认真负责。他严格执行工作时间,从不丢路段,不偷懒耍滑,每次都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任务。
寒冬里,他每天要提前一个小时到单位启动车辆。因为车一到外面油管就结冰,他就提着备用暖瓶将油管用热水“暖”一下。盛夏时,驾驶室犹如一个大蒸笼人,人处其中满身是汗,他一上去就是几个小时,每次下来,汗流浃背,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尽管工作辛苦,他也从不抱怨,没有喊过一声苦。
如果遇到难洗的路面,冯亮也会下车帮忙清洗。他和同事一起手执水枪,沿线冲洗,一遍又一遍;用力地挥动着手中的扫把,唰-唰-唰,使原本“蓬头垢面”的道路渐渐露出本色。有时候他会紧随其后用竹扫帚刷洗路面,并及时把积存的污水推入下水道。对于污染严重、冲洗难度较大的路段,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路面冲洗干净。
环卫工人擦果皮筒 图片来源:岳阳日报
果皮筒保洁员 刘运华:把果皮筒当做自己的“家当”来爱护
“果皮筒我见过不少,但是没见过这么干净的。”在桥西保利西街,市民王先生反映自家附近有个果皮箱,每天被环卫工人擦得亮亮的,他称赞的这名环卫工人名叫刘运华。
刘运华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母亲是老一辈环卫人,兄妹三人现都在环卫系统工作,可以算得上是“环卫世家”,他先后从事过收费、清扫、清运等工作,现在是一名果皮筒保洁员。十八年里,他工作踏实,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始终坚守在环卫一线,用辛勤的汗水默默奉献。
刘运华告诉记者,虽然工作辛苦,但看着自己清洁过的果皮筒干净漂亮,自己就觉得高兴。“这果皮筒就像我自家的‘家当’,我每天都要把它里外擦个干净。”
在桥西至北门渡口路段,共有107个果皮筒,根据路段需要,平均每隔20-50米就有一个。每个果皮筒有两个内胆,清洗之前,刘运华先要清理内胆里及散落在内胆外的垃圾,然后清洗果皮筒外壳,最后清理果皮筒底座。由于他工作细致,每清洗完马路一侧的果皮筒,他的腰就会累得有些直不起来。
“果皮筒外部经常有油污、泥浆、黏痰甚至动物内脏的残留物粘在上面,如果不清理干净,影响市容环境不说,还容易滋生病菌。”刘运华说,每次清理时,他都戴上手套,用抹布抠除、擦净附着物,并且自费购买消毒水进行杀菌。“只有这样才能让果皮筒真正干净起来。”
垃圾运输车驾驶员 贺东方: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51岁的贺东方是岳阳市环卫局垃圾清运管理所一名垃圾运输车驾驶员,虽然貌不惊人,但可别小看这个环卫工,他可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省级劳模”光荣称号。1995年从麻纺厂调入环卫处,20年间,先后多次被市城管局、市环卫局评为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虽众多荣誉加身,但他依然冲锋在前线。
在洛王垃圾站,记者看到贺东方熟练地操作起垃圾车上的各个控制杆,十几吨重的垃圾箱被牵了上来,和车身实现了对接。垃圾箱装好后,贺东方从座椅后拿出手套带上,下车查看,“在运输中车上垃圾不能洒、漏、冒、滴。”看到垃圾车箱后挂着几根菜叶,他伸手直接刨掉。
贺东方告诉记者,他每天要运输6到7车的垃圾,平均每趟往返1.5小时。这样算下来,他必须每天工作在9小时以上,才能保证垃圾日产日清不积压。随着城区垃圾逐年增加,他也给自己定出了更高的工作标准,将所负责的垃圾处理从日产日清提升为随产随清。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职业特殊,贺东方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想把他调整到轻松一点的岗位,却被他婉言拒绝了。今年6月,贺东方的病情加重,医院下达了住院通知书,他却坚持工作了一个月才住进医院。“夏天垃圾量最大,车队又缺车缺人手,我怎么能轻易离开岗位?”贺东方说。
“贺东方真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他经常主动的和我们垃圾站管理人员联系。遇到突发状况,只要接到电话,便放弃正常的休息时间,及时赶过来清运垃圾。”洛王垃圾站管理员沈师傅说。
垃圾处理场现场管理员 尹小平:与垃圾、尘土为伴的“老黄牛”
与垃圾为伍、与尘土相伴,谁都会情不自禁掩着鼻子、皱起眉头,而他却无怨无悔地在这个岗位上干了14年。别人走了,他不走;工人换了一拨又一拨,他却一直坚守在这里。他是花果畈垃圾处理场的现场管理员尹小平。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垃圾处理场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翻了几倍。而尹小平每天的工作就是站在垃圾堆中指挥进场的垃圾车辆有序倾倒垃圾和填埋。
1979年,时年17岁的他毅然选择了环卫行业,自加入环卫队伍至今,就一直工作在环卫生产第一线,扫过地,也拖过粪车。而从1992年开始,尹小平就坚守在环卫战线里卫生条件最差的岗位——垃圾场。夏天垃圾处理场的苍蝇多得直往耳朵、鼻子里钻,汗水还一次次湿透衣背;冬天垃圾处理场的山体太高,寒风冷得刺骨,手脚都被冻伤;遇到下雨天,垃圾山上风大得连雨伞都打不住……
“刚来的时候,肯定有些不习惯,但工作再苦、再累、再脏,活总要有人干!”这是尹小平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环卫工作就是给别人创造舒适条件,哪有自己舒服的。
从事垃圾处理工作24年来,他坚持每天凌晨5点起床,比同事早半个小时开始工作,还总把别人不愿意干的脏活、重活、累活不声不响地承担起来。有什么脏活累活、难度较大的工作,他总是说:“我来做。”到了评先进、领奖的时候,却总是对别人说:“你去吧。”
就是凭借着这股“老黄牛”精神,尹小平的工作和成绩得到了单位自上至下的一致认可,两次获评岳阳市“城市美容师”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他用自己的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诠释了敬业奉献的含义。
市容稽查队长 彭峰:“工作的脚步不能停下”
“建设工地的几个入口道路要全部进行硬化处理,并且要建有洗车平台,保证车辆驶出时被冲洗得干干净净……”在金凤桥南路的一处新工地上,市容稽查队长彭峰正和同事上门宣传文明施工“七个必须”的规定,并为该工地提出许多避免环境污染的建议。
2003年,彭峰从部队转业安置到岳阳市环卫局城西管理所工作,2006年调往市容办工作至今,现任市容稽查队长。
为将辖区范围内的污染源控制好,用“工作狂”来形容他一点都不过分。平日里,他既要对基建场地、五漏车辆、砂石码头等城区污染源的管控。又要向建筑施工单位耐心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等。
一次午间,正在吃饭的彭峰接到举报称,洛王路段有一辆载满混凝土的搅拌车洒漏泥浆,道路上形成了一块块白色‘搓板’,给路面造成污染。随即,彭峰放下手中的饭盒并召集3名队员备好工具奔赴现场。10分钟后,他们赶到现场,发现撒漏的泥沙长达50米左右。他和队员们马上用铁锹开始铲,并通知环卫所派员协助处置。一个小时后,被污染的街道重新恢复了整洁如新的容貌,他和队员们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市容管理工作动态性强,有人认为是一件杂差、苦差、累差。但彭峰却经常这样勉励自己:“城市管理工作唯一的衡量标准是市民对城市服务功能的认可程度,只要有一位市民对城市环境不满意,工作的脚步就不能停下。”
记者手记
尊重,是最好的礼物
“干我们这一行,脏点累点都不怕,就是渴望得到市民的尊重和理解。”这是我在采访环卫工人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环卫工人除了需要社会给予的温暖之外,更渴望得到市民的尊重。
环卫工人将青春和汗水献给了这座城市,在多少个节假日里,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岗位,为了“大家”舍弃“小家”……我们无法想象没有环卫工人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环卫工作的辛苦劳累、奉献牺牲,只有亲历者自己最清楚。如果人们能多了解他们一些,会发现其实“举手之劳”的卫生和文明行为,便是给环卫工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今天是湖南省第21届环卫工人节,全市数千名环卫工人仍将坚守在城市第一线,在辛劳的工作中度过属于他们的节日。今天,请允许我们跟他们说一声,“谢谢!”(岳阳日报 文/记者 刘姿言 通讯员 陈 亮 喻 阳 图/李钟鹏)